推出ChatGPT的OpenAI股权投资协议设计的独特性
作者 | 鄭誌剛
成立於2015年,推出投资特性得到了埃隆•馬斯克、的的独彼得•泰爾 、股权雷德•霍夫曼等投資 、协议領跑人工智能AI賽道的设计OpenAI於2022年11月30日發布了新款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作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推出投资特性代表,ChatGPT是的的独一種能夠創建真實對話的深度學習模型 。據說美國一家大學的股权學生用ChatGPT完成的論文居然拿下全班最高分,令該門課的协议教授大跌眼鏡。ChatGPT在發布短短五天內用戶就超過了100萬人,设计而Facebook(Meta)當年達到這一用戶規模用了足足10個月的推出投资特性時間 。很多人感慨 ,的的独一個新的股权時代已經開啟 。
近期隨著題為“全球爆紅的协议ChatGPT是如何誕生的?”一文的推出,國內掀起對聊天機器人新一輪的设计關注熱浪。
在熱浪的裹挾下 ,我通過朋友提供的渠道,對基於ChatGPT腦庫,二次開發的衍生機器人進行了體驗。我向它提出的問題是 ,“你覺得你們公司的股權結構設計有什麽獨特之處?”。它的回答是“我們公司的股權結構設計是在傳統的股權結構之外,采用了新的表決方式 ,以保障公司管理員對公司管理的權威,而不會受到個人股東的影響 。我們的股權結構還包含了一些的激勵機製,從而促進公司的發展”。
盡管在朋友們天馬行空咄咄逼人的提問下 ,這位名為“阿喜”的聊天機器人數度崩潰,不得不聯係後台恢複,但它至少在股權結構設計特色上“透漏”了OpenAI這一AI巨頭治理製度設計上的些許秘密 。
作為一家未來引領AI行業發展的高科技公司,OpenAI究竟會采取什麽樣的公司治理製度設計無疑引起了我作為公司治理研究者的極大好奇。
由於尚未上市 ,並未公開發行招股說明書,目前對OpenAI公司治理製度設計隻能通過檢索OpenAI官網,以及《財富》雜誌和鈦媒體等媒體公開報道獲得的二手數據展開分析。
從官網和這些媒體的公開報道中,圍繞OpenAI的股權投資協議,我們可以獲得以下信息。第一 ,OpenAI通常指的是被稱為OpenAILP的一家有限合夥公司,在企業組織形態上采用的是有限合夥。OpenAI Nonprofit 是其負責投資管理的普通合夥人(GP) 。目前OpenAI Nonprofit的董事會由Greg Brockman(主席兼首席技術官)、Ilya Sutskever(首席科學家)、山姆•阿爾特曼(首席執行官)以及Adam D’Angelo、Holden Karnofsky、 Reid Hoffman、Shivon Zilis和Tasha五名外部董事組成 。由於特斯拉涉足AI,與OpenAI存在潛在利益衝突,馬斯克於2018年辭去該董事會董事一職。
第二 ,從2019年開始,微軟與OpenAI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分不少於三次,目前共投入OpenAI130億美元 ,成為OpenAI最大的有限合夥人。
第三 ,在微軟進入之前,OpenAILP從創立之初就陸續得到埃隆•馬斯克、彼得•泰爾 、雷德•霍夫曼等的投資,這些風投成為OpenAI的首批有限合夥人。鈦媒體對此的報道是 ,OpenAI於2021年底已經完成了2.5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人包括微軟、馬斯克、穀歌風投 、老虎基金 、A16z以及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山姆•阿爾特曼前東家YC等。
第四,與以往簡單簽訂對賭協議 ,隻要上市,投資風險由風投自擔不同 , OpenAI選擇了一種新的股權投資協議模式。未來盈利後的OpenAI的利潤分配將按照以下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優先保證埃隆•馬斯克 、彼得•泰爾、雷德•霍夫曼等首批投資者收回初始資本;在第二階段,微軟將有權獲得OpenAI75%的利潤,直至收回其130億美元投資;第三階段,在OpenAI的利潤達到920億美元後 ,微軟在該公司利潤分配比例將下降到49%,剩餘49%的利潤由其他風險投資者和OpenAI的員工作為有限合夥人分享。第四階段,在利潤達到1 ,500億美元後,微軟和其他風險投資者的股份將無償轉讓給目前負責OpenAILP投資管理的普通合夥人——OpenAI Nonprofit 。
從OpenAI利潤分配階段安排來看 ,其股權投資協議設計有以下特點。其一,優先保證早期風險投資和2019年開始進入的最大投資者微軟的初始投資的回報安全。這體現在對這些投資者在利潤分配前兩個階段的優先補償。其二,這些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主要體現在OpenAI利潤分配的第三階段 。投資130億美元的微軟 ,將在OpenAI利潤達到1500億進入第四階段前的第三階段,將至少獲得OpenAI49%的利潤分配,在扣除初始投資後,投資回報自然是十分可觀的,而其他投資者在這一階段將同樣有望獲得不菲的利潤分配 。由於其股權投資協議強調風險投資回報安全和穩定的設計特點,乃至於《財富》該文的作者Jeremy Kahn對此的評論是,“OpenAI的做法是(類似於)將公司出租給微軟 ,租期取決於OpenAI的盈利速度”。
《財富》雜誌沒有披露OpenAI人數不過300人的員工 ,尤其是OpenAI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山姆•阿爾特曼具體將以怎樣的比例參與其利潤分配。
那麽 ,我們該如何總結AI巨頭OpenAI的股權投資協議設計理念呢 ?
第一 ,OpenAI的股權投資協議設計最顯著的特征是,以風險投資的回報速度代替了通常采用的是否上市等特定事項背後所反映的回報水平 。這相當於變相為包括微軟在內的風險投資回報設置“利潤上限”。按照OpenAI官方網站的材料 ,第一輪投資者的回報上限是一百倍 。超額部分將捐給OpenAI Nonprofit ,用於實現“確保創建和采用安全有益的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類”的使命 。因此,我們可以把OpenAI的股權投資協議理解為之前以對賭協議為核心內容的有限合夥投資協議的一個升級。
從OpenAI的股權投資協議設計實踐來看,未來高科技企業有限合夥投資的目標至少可以朝兩個方向發展。其一是目前更為常見的投資回報水平,或背後反應投資回報水平的特定事項,如是否上市等;其二則是OpenAI這裏采用的投資回報速度。以投資回報速度代替投資回報水平的追求未來有望成為高科技公司股權投資協議新的設計理念